〈01〉秋季賞蝶趣-成蝶篇🦋

  臺灣雖然是個蕞爾小島,然而地理位置恰好北回歸線上,橫跨熱帶及亞熱帶兩種氣候類型,加上垂直的海拔差異接近4000公尺,造就了十分多樣的氣候及植被條件。這些氣候以及植被的物候差異,讓蝴蝶在不同的季節呈現了不同豐富樣貌。以現時的秋季為例,蝴蝶在這個由暖漸寒的季節裡,所展現的生態樣貌,絲毫不亞於夏季的繽紛多樣,值得賞蝶人細細探究。
  對四季分明的地區來說,昆蟲的活躍程度經常隨著夏季的遠離而降低,然而某一些分布在臺灣的蝴蝶,秋季才是牠們活躍的主要季節,有幾種不同的因素造成了這種現象,以黑星灰蝶為例,這種秀氣典雅的灰蝶廣泛分布全島,取食野桐、血桐、白匏子等數種不同植物的花苞,在其他季節的數量十分零星,但由於秋季是上述幾種寄主植物花季,充足的食物也讓黑星灰蝶數量大爆發,成為秋季最為常見的蝴蝶之一,類似的情況是以各種果實為寄主的玳灰蝶,因為秋季時各式寄主往往結實纍纍,所以秋季的玳灰蝶數量也是一年之中最繁盛的。

黑星灰蝶     (攝影/呂晟智)
玳灰蝶     (攝影/呂晟智)

  還有一部分蝴蝶的出現,則跟海拔高度造成的氣候差異有關,許多夏季時節出現在中高海拔山區的蝴蝶,雖著秋季時高山溫度的降低,這些蝴蝶也隨之降遷到平地或是低海拔山區活動。此時原本難尋的蝶兒紛紛出現在郊山環境。大紅蛺蝶與小紅蛺蝶是很典型的例子,每年秋季涼意展現時,這兩種紅蛺蝶總是準時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。屬於保育類的曙鳳蝶也有類似的行為,夏日時間總是在中海拔地區活動的牠們,到了秋季出現涼意時,會漸漸的往低海拔移動,此時在花蓮、南投或臺中的低海拔山區都有機會見到這種美麗鳳蝶的身影。

大紅蛺蝶及小紅蛺蝶    (攝影/呂晟智)
曙鳳蝶    (攝影/呂晟智)

  另一群來源比較特殊的秋季蝴蝶,據信可能是東北季風吹拂的關係,從鄰近國家進入臺灣,出現的地點往往是基隆或北海岸地區,最穩定出現的例子就是因為移動能力著名的稻弄蝶,這種在日本地區有明顯遷徙行為的小型蝴蝶,平時行蹤總是飄忽不定,但每年秋季時節都會在臺灣北端出現穩定的數量,然而隔年這個族群便消失無蹤,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燕藍灰蝶身上,這種蝴蝶在臺灣的主要分佈位置是阿里山山脈以及鄰近的山區,但是每年秋季時間都會在基隆及北海岸地區出現零星的個體,部份蝶類愛好者稱其為「北方燕蝶」,實際上這些個體跟中南部的族群是同樣的種類,只是來源可能是從鄰近的國家或島嶼,被季風吹拂而來。

稻弄蝶    (攝影/呂晟智)

  臺灣秋季的蝶況,一點也不亞於其他季節,氣候比起夏季或冬季更是舒爽怡人,賞蝶人何妨帶著各式觀察或攝影裝備,到野外去尋蝶訪蟲,相信能有許多不一樣的收穫。

歡迎分享,若有需要轉載或他用,請與我們聯繫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