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二月開始,愛蝶者就等待著好天氣,準備衝戶外拍攝春天的寶貝,春天到底有幾寶?三、四十年前剛開始認識蝴蝶時,那時的說法只有三寶─黃星斑鳳蝶、斑鳳蝶和絹蛺蝶,這三種都是長得像斑蝶的中型蝴蝶,十幾年前烏來福山村一帶的蝶點曝光後,劍鳳蝶和黑尾劍鳳蝶也加入陣容變成五寶,這幾年拍蝶同好快速增加,眼光也注意到那些小型罕見的種類,於是三種灰蝶─尖灰蝶、巒大鋸灰蝶與杉谷琉灰蝶也被納入成為早春八寶,如果依據一年一化,成蟲在春天羽化,但不考慮成蟲期會到什麼月份結束這個條件的話,春天的寶貝應該不止這些而已,只是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裡,有人年年追拍,還希望自己是第一個拍到並貼到網路上的人。但我們這次不談這些,而是來看一些常被忽略的普遍種,上次我們已說過季節型,這些也是季節型只不過牠們更特別,其幼蟲和蛹在最冷的冬季渡過後,成蟲在春天羽化,這個形態只會在春季出現,所以有人稱之為「春型」。


袖弄蝶也稱黑弄蝶,實際上牠們只有在高溫季節,出現的個體有點黑,在季節交替出現的個體,腹翅顏色稍微變淡,前後翅會出現大片淡紫色的鱗片,春天出現的個體除了這淡紫色的鱗片外,腹翅底色則呈紅棕色非常漂亮。幾年前常有蝶友在早春寄來看起來像黑星弄蝶,但後翅僅有一枚黑色斑點的個體,後來我就將這樣的個體照片放入蝶會出版的圖鑑中,雖然標示為低溫型,但牠也是春季限定版,當然同個時期也會出現多枚黑色斑點的個體。


大型的鳳蝶在春天羽化的個體會比其他季節的個體小,但會出現特別的紋路或色彩。黑鳳蝶雄蝶背面通常為藍黑色,後翅外緣散佈少許灰藍色的亮鱗,在陽光下背翅會呈現天鵝絨般的金屬光澤,在早春出現的個體,後翅的灰藍色亮鱗範圍會擴大,肛角的紅斑也非常明顯,其他時期此紅斑不會出現或不顯著。同為最常見的大鳳蝶其雄蝶則有不同的變化,當秋天溫度逐漸降低時,其前翅背面在中室基部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模糊紅斑,到了春天羽化的個體則呈現明顯的紅色三角形斑點。

大部份多世代眼蝶亞科的種類,其眼紋在低溫期出現的個體會相對縮小,其中又以小波眼蝶最明顯,春天出現的個體除了眼紋變成小黑點外,貫穿前後翅那兩條可當辨識特徵的紅褐色條狀斑紋,有時會擴大形成一條紅褐色寬帶。以上是著者多年在野外的觀察心得,因篇幅限制無法全部呈現,其實應該還有很多類似的形態但我未必注意或觀察到,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追逐早春蝴蝶的同時,花一點時間關心一下這些不起眼的常見種,說不定會讓您有另類的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