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某

Schefflera octophylla (Lour.) Harms   五加科

▲江某在冬天開花,是冬季野地重要的蝴蝶蜜源植物。

形態特徵:
1. 常綠喬木,株高可達 20 餘公尺。
2. 葉互生,叢生於枝條先端;掌狀複葉,小葉 7~13 枚從葉柄先端放射狀長出。
3. 大型之複繖形圓錐狀花序頂生;花小而多,淡黃色或黃綠色。
4. 果實為核果,漿質球形,成熟時黑紫色。
生態說明:
1. 江某的名字由來,據說是日據時代流行穿木屐,木屐用江某的木頭做材料,兩腳的形狀大小相同,不必分左右腳,台語說木屐「沒公沒母」,後來就把這木屐的材料樹叫做「公母」,台語的「公母」翻成國語就變成「江某」。
2. 葉為掌狀複葉,形狀像是鴨、鵝的腳;而長長的葉柄加上膨大的基部,也很像是帶有蹼的禽掌一般,所以又稱「鴨腳木」或「鵝掌柴」。3. 江某生長快速且木材質軟、白色細緻有潔淨感,早期常作為木屐、小木匙、冰棒棍、火材棒及便當盒之主要原料。

▲常7~15枚花組成一繖形花序,
再由多個繖形花序組成一大的圓錐花序。
▲大型頂生的花序,吸引一大群紫斑蝶前來吸食花蜜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