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娘子

Premna serratifolia L.    唇形科

▲木蘭青鳳蝶正吸食臭娘子的花蜜

形態特徵:
1. 灌木或小喬木,小枝近無毛,全株具臭味。
2. 葉長橢圓狀卵形,十字對生,葉基圓形或近心形,下表面具腺點。
3. 花小而多,淡綠色或黃綠色,呈頂生的聚繖花序;花期:6~8月。
4. 果實為球形核果,熟時紫黑色。
生態說明:
1. 生長在全島海濱及低海拔山麓,常見於沿海地區。
2. 唇形科有一屬的植物,葉子輕揉,會產生魚腥味,被稱為魚臭木屬;臭娘子即為這一屬的其中一種。
3. 臭娘子名字由來,有一說法為台灣俗稱桑樹葉為娘子葉(娘仔葉),臭娘子因葉形似桑葉且搓揉後有腥臭味而得名。另有一說為此植物生長於濱海沿岸,葉子的味道恰似漁村婦女身上發出的氣味,加上這種樹形婀娜多姿如同村婦一般而得名。4. 花小眾多而叢生於枝條頂端,聚集成適合蝴蝶停棲的蜜源平台,誘蝶效果佳,為夏季優良的蝴蝶蜜源之一。

▲花小而多,淡綠色或黃綠色,聚集呈頂生的聚繖花序。
▲誘蝶效果佳,為夏季優良的蝴蝶蜜源植物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